浅议变造假币的防假问题


龙泉收藏网 2012-04-01 01:59:51 浏览量:0

目前,拼凑变造币在人民币变造假币中占到绝大份额,而其中又以针对ATM机等自动钞票处理设备的新型变造币犯罪更为突出。这种现壮与我国的货币流通环境、货币防伪设计特点、残损币兑换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人民币中拼凑变造币的防假问题进行了思考,希望有助于我们在相关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反假货币工作。
    一、当前变造币发生的主要特点
    (一) 针对自动钞票处理设备的弱点而“设计”。
   
这一类变造币主要是将真币通过剪裁或正背面分揭,分割成多部分,然后将部分真币与部分假币重新拼凑,制成真假组合的纸币,从而将一张真币变为多张变造假币。这正是利用自动点钞机基本取代人工作业,自动钞票处理设备只能针对部分可机读的防伪手段进行判断。且按照目前的法规,机器只能将其视为“无法识别的货币”退还,假币不会被没收,更不会被报警。
    (二) 针对人民币纸币设计弱点而“设计”
虽然第五套人民币特别是2005版人民币,采用的防伪技术基本接近世界主流货币的防伪水平,但设计时并未充分考虑针对变造币的对策,其防伪手段,特别是有限的机读防伪手段主要集中在纸币的一侧;除1999版50元、100元纸币外,纸币编号仅印一处,人民币设计上的这些弱点,客观上也使拼凑变造币犯罪者有空子可钻。
    (三) 针对有关制度和管理弱点而“设计”。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2004年2月1日起实施)规定,一些以欺骗自动钞票处理设备为目的变造币所产生的“余料”,即不含主要机读防伪特征或编号的另一半真币残币,即使不再拼凑变造,也可以在金融机构兑换到一半面值的真币从而获利,并由于缺失编号,金融机构无法有效记录兑换过的信息。此外,部分设备不符合标准,从而为误收、误付变造币提供了可能。
    二、 针对拼凑变造币的防假思路
    (一) 加强对自动化钞票处理设备的管理
   
首先,应建立钞票处理设备使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设备购置和和使用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国家质量持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自动钞票处理设备,并应建立设备测试登记制度,定期抽查测试设备运行情况,对新型变造假币的信息要留存测试记录,对异常情况进行报告、跟踪;要及时更换淘汰不能识别新类型假币又无法升级软件系统的设备;加强对钞票处理设备使用状况的监管、督促,鼓励设计生产厂家对设备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
 
    (二) 优化人民币纸币防伪特征分布设计
   
1:合理调整防伪特征的分布。2005年版人民币50元、100元纸币,是自动存取款设备等设备中拼凑变造集中出现的券别,也是流通人民币中防伪技术最高的券别。其基本防伪特征几乎都集中于纸币的正面左侧,这种防伪特征布局就使得不论对人、对机,判别真伪的要点相对集中。建议在不增加现有防伪特征的条件下,可对防伪在纸币的分布上作一些合理调整:一是防伪特征的均匀分布。均匀分布是指防伪特征的左右和正背面分布,将基本的、显著的防伪特征均匀分布于纸币各个部位,使得伪造者无论怎么裁剪真币,将其与部分假币拼凑,都会缺失重要的防伪信息,从而易于机器和人工识别,难以达到犯罪目的。二是防伪特征的重复分布。将同一种防伪特征,特别是那些易于识别的防伪特征,在纸币不同部位的重复分布,使得纸币各部分识别要点趋于一致。可从一般公众最为熟悉、掌握得最好的防伪特征如水印、安全线、无色荧光面值数字、磁性特征、光变油墨数字面值这几项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在纸币上不同的地方多次应用,重复分布,应当是防止当前人民币拼凑变造的一种可行方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