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识别下水、变造和已污染的人民币劵种


龙泉收藏网 2012-04-24 01:35:51 浏览量:0

如何识别下水、变造和已污染的劵种是我们在人民币收藏中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技巧和经验。
    下面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一、使用电脑语音HT-168A多功能验钞机(大紫外光灯管)检验。
   
这种台式的验钞机主要是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普遍使用的验钞机种类。此类台式验钞机都只是针对于单张的纸币进行检验,对大批量的检验是费时又费力的,现在早就被新式的多功能计数形机种所取代。过时归过时,如何将它变费为宝重新换发活力,让它科学地武装在我们这些爱好者手中,成为我们最有力地武器。要想达到此种目标,我们必需充分地认识了解这个“年老地新朋友”。
    1、水印的检验:这个就不用多讲了,只要是眼睛没有问题又熟悉各类纸币的水印防伪特征的在常光下反而更能有效对单个科目组织验视。
   
2、磁性的检验:是针对钞票本身的磁性油墨、磁性安全线的防伪特征取得有效检验的一种可能产生局部伤害的检验手段。使用此种检验方法虽然能对纸币的版式与防伪研究有较大地帮助,但就其检验手段而言,非常不利于纸币类收藏品品相的保护,严重的更会破坏收藏品品相。但是,磁性检验的功能对于由为忠爱版式与防伪技术研究的爱好者,有针对性地检测现行流通纸币会有很大地帮助,此种检测手法见意针对性地少量使用。在研究记录完成后可将已产生钞票票面与油墨轻微磨损的纸币花出去。
    3、钞票本身的荧光防伪特征的检验:
    
我介绍这个之前,我首先得同大家回忆一下纸与钞票有关的荧光防伪特征或者叫防伪技术的种类:1、有色荧光油墨;2、无色荧光油墨;3、无色荧光纤维丝;4、专用印钞纸本身的无荧光反射处理;5、特殊的有色荧光油墨。还有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荧光污染情况: 1、在钞票的印制过程中的不同印刷步骤时因钞票半成品相互叠放而粘印产生的轻微荧光油墨污染;2、人为下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荧光污染:a、自来水对钞纸的轻度荧光污染;b、清洗中的软性、硬性擦伤产生的中度荧光污染;c、旧钞本身有软、硬折伤痕,而水或其它物质中的荧光济对伤折处明显地中重度荧光浸染;d、夹放书籍对钞票纸的重度荧光污染。 3、长期不当地触摸产生地汉迹污染;4、长期不当地收藏存放产生地轻度荧光污染;5、人为变造、改色、使用化学制济或无意发生的极其严重荧光污染:a、伪造的漏色币;b、化学制济浸泡洗染使其色泽光鲜品相如新的;c、先行分折纸币后加料粘合的。
   
看到上边林林总总的条款连我自己都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真的有点怕怕!!其实正常无污染的钞票在紫外光下的原色有两种:1是最为常见的仿佛葡萄酒般的浓紫黑色;2是比浓紫色淡得多的偏券种主色调的淡紫色,(因券种的不同钞票的主色调不同,或不同时期在钞纸的抄制过程与工艺水平不同。)但色调非常自然柔和,无半点人工痕迹。而荧光污染其根本是指在正常光源下不可见,而在特定波长紫外光下可见的一种特性。其实我在上边讲的这些大多都可以归纳为三种:1、紫外光下可视,肉眼在常光下完全不可视;2、紫外光下可视,肉眼在常光下影约可视;3、紫外光下可视,肉眼在常光下明显可视。其中,“有色荧光油墨”和伪造的“漏色”币(即改变了纸币已有油墨的颜色又对纸钞本身造成了极其严重荧光污染);是可视的,可是,“有色荧光油墨”同时又是不可视的;汉斑与软性、硬性擦伤是微可视的;而其它的基本都属于完全不可视的。
    
下过水处理过纸币(日光下)总是让人产生一种感觉,有的纸质绵软微程卷曲、有的通过钞面横向迎光观察又显过度平整、有的跑色、有的钞票四周的票边部位略程水波纹软折痕、有的伤折处局部略显发白、有的迎光明显有折痕而逆光无折痕或极淡折痕、有的类油痕迹等等。下过水的荧光反应在上边已略有表述现在就不再多言。
    人为变造、改色、使用化学制济或无意发生的极其严重荧光污染的情况则以53版红1元、62版2角、72版5角与90版1元券为例讲解。
    
53版红1元之所以稀少与那个时代的各项生产、生活条件是分不开的,红1元的油墨。脱色的红1元它是属人为无意间发生的。(因无实物,无法确定脱色的红1元是否具有荧光污染的情况,但已显退色可直接观测。)
 
*注1*.1955年7月,第二套人民币面世仅仅4个月后,就相继发现大量的1元券出现变色和脱色现象,此事引起有关就门密切关注并上报中央。周总理得知这一消息十分重视,一方面指示公安机关尽快查明是否有敌特分子破坏,一方面要求银行组织有关专家对其进行理化鉴定。最后经过鉴定得出结论,原因在于油墨的连接性能不好,影响了颜料在纸张的附着力,由其不能在松、柏、杉等木箱中存放。专家们经过研究还发现,在各种颜色的钞票中,红色最不稳定,而黑色的稳定性比较好。根据周总理指示,人行要求印钞厂改进油墨配方,同时向中央提出重新设计印刷1元券。
   
“漏色”版人民币在电脑语音验钞机下都有具有的共同点:特点一、钞票票而有极其严重亮蓝白色荧光反射现像;特点二、都有电子语音提示:“请注意,这张是假币……!!”
    
已流通过存世少量品种,如何将纸质硬的或是8品以上任有收藏价值的旧钞适当处理,那么将旧钞下清水略清洗、平整,就成了众多藏家与商家的共同首选,的确,收藏价值越大的旧钞下过水的情况就越为常见。下清水的优点,能有效清洁清除污垢,适度平整钞面,又不至于破坏或是影响品相,更能让收藏者对旧钞直观上更加赏心悦目。品差一级,价差一等,谁都想要最好的,谁都喜欢完美的。像是有些微有流通过但非常接近于全品的或是因保存不当而略微有品相影响的纸钞品种就很容易成为下水的对像!所以,我们对单枚不连号的全品或近十品钞一定要小心地检验,不能因为它们有时在常光下无任何瑕疵次而有所大意,在选购时最好是找全品几枚小连号的为佳,但在验品时也同样不能大意;此类台式验钞机大都针对于单张的纸币进行检验,若按此法对大批量的检验是即费时又费力,可是对于百张原刀的钞票我们同样也可以单张检验法验品,只是检验的具体部位要做适当调整,先看外观是否为原刀,有无开折痕迹,先用验钞机验整刀正、背两张,验完后主要着重检验整刀四个侧边,像是有汉迹莓斑一类的东西在紫外光下是非常明显(紫外光下程鹅黄色)。
   
为什么下过水的不利于收藏对该品种的版式与防伪研究?以80版100元与60版2罗荧光1元(厚水1元)为例来讲。此二品种所用的凹印专用油墨即含有磁性又具有特殊地荧光特性(正是上文中的第五类“特殊的有色荧光油墨”),它们的荧光特殊之处在于当(钞票正面)在紫外光下观察时凹印专用油墨所印行名国徽等主图处直接是不会马上产生荧光反射现像,只有在钞票背面有凹印专用油墨所相对应部分则会产生中度的荧光反射现像。此种情况真的是十分有趣,如果以下过水的二品种来观察则只会看到因下水处理后而产生的中度荧光污染,像上面的荧光特性则已完全被破坏根本就无法体现。看都看不到了,如何认识如何了解?研究这种事情,总不能凭空去相像吧!
   
同样有明显汉迹斑纹(紫外光下程鹅黄色)也不利于收藏,在早期时候有汉斑的钞票是很不明显地,当保存不当在气候湿度等因素下更易诱发暗黄,长斑,严重地很在局部长出莓点,整个钞票钞面更显色则灰暗。就像是妇性们脸上长的各种色斑,远看衣着打扮以为是一位气质美女,走近却是位中老年黄脸阿姨……当然色斑的明显与否同脸上长斑的位置、大小对女姓的心理影响有明显地不同。汉迹斑纹对钞票的影响也是同样。
   
局部变造品的认定方法,改冠字、改冠字号码、改年号,因为不同券种不同的冠号价格相差太大,所以就订新生了此类的“改”字号业务。因为使用的都是真品改制而成,只有极少地改动,如果爱好者在不了单个品种的防伪特征则极有可能买到假变造币。
     最后我正式向好者们提倡使用镊子、护钞袋、放大镜,大家也可有选择性地使用手套与台式验钞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