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龙泉收藏网 2012-01-06 01:51:33 浏览量:0

  

         第三套人民币各券别发行时间:1962年4月20日:发行了1960版1角纸币;1964年4月15日:发行了1960版2元及1962版2角纸币;1966年1月10日:发行了1965版10元及1962版1角纸币;1967年12月15日:发行了换色1962版1角纸币; 1969年10月20日:发行了1960版1元及5元纸币;1974年1月5日:发行了1972版5角纸币;1980年4月5日:发行了1角、2角、5角和1元硬币。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自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成立之日开始,至今已经发行了五套。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至1953年12月底,共发行了60种,限于当时条件,该套人民币的纸张和印制质量参差不齐,防伪性能差,但由于印制数量少,年代久远,存世量稀少,部分品种已无挺版,故成珍品,目前整套价格已达160万元以上;第二套人民币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共发行了13种,由于政治原因,53版拾元券于1964年4月15日停止流通,53版三元、五元券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流通,其他券种于70年代开始陆续只收不付,于1998年底停止流通,而一、二、五分券直至2007年4月1日才停止流通,目前整套挺版价格在18万元左右;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至1974年1月5日,共发行了7种面额,9种票券,于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目前整套挺版价格在2万元左右;现仍在流通的第四套人民币从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共发行了9种面额,14种票券;第五套人民币从1999年10月1日开始发行,共发行了6种面额,11种票券。 从发行时间可以看出,第三套人民币诞生于我国经济困难时期,跨越了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要的历史时期,历时38年,它经历了我国人民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不仅在我国造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它更具有研究和收藏价值。

一、第三套人民币的史料价值

第三套人民币,从一角到十元券正面分别采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武汉长江大桥”、“纺织车间”、“女拖拉机手”、“车床工人”、“炼钢工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等图案;背面分别采用菊花、牡丹花、梅花、棉花、天山放牧、石油矿井、露天煤矿等图案。每一种面额票券都有独立鲜明的主题思想,正背面相互衬托,互相呼应,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各阶层人物风采、民族风情和人民当家作主、团结和谐、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历史状况,具有典型的文物特征和社会史料价值。

二、第三套人民币在造币史上的地位

第三套人民币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边框式设计模式,取消了边框,形成开放式构图,使画面显得开阔、深远;在造纸技术上,工程技术人员攻克难关,制造出四种不同水印的印钞纸,结束了水印印钞纸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在制版工艺上,除主图完全采用手工雕刻外,面值文字的衬底花纹、花卉图案采用了机雕技术或手工雕刻和机雕相结合的技术;在印刷工艺上,首次采用了多色彩印及多色接线技术;在油墨生产等方面也有重大创新。它是我国自力更生,完全依靠自己力量设计、印制出来的第一套纸币,在造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第三套人民币版别繁多,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

第三套人民币印钞纸有固定天安门水印、古币星水印、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满版空心五角星水印、无水印之分;冠字有三罗马、二罗马之分,红字、兰字之分,长短之分;流水号有七位、八位之分,长短之分;印制工艺有凹印、胶印之分,凹印又有全部凹印、部分凹印之分;行长、副行长印章有凹印、胶印、钢印之分;有暗记、无暗记之分等等。其版别有36种、38种甚至更多之说。笔者认为对于普通收藏者应该按照主流观点收藏24种为宜,即一角9种、二角3种、五角3种、一元3种、二元2种、五元2种、十元2种。 印制纸币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设计、制版、油墨、纸张、印刷等很多环节,而纸币又是一种特殊产品,其冠字的排序、冠字组的分配、各生产厂家的确定以及各环节的协调等,必然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领导下,严格执行计划、指令和各项规章制度。但是,由于第三套人民币在印制过程中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在冠字组排序与各生产厂生产时间等诸多方面留下了疑点,因此,至今还没有一本权威性的著作作出详尽的介绍,这也为收藏者提供了探索研究的天地。
标签: